V 型塑框 H13 过滤器安装与维护技术指南 
技术业务张经理:139-1328-9739

新闻中心

V 型塑框 H13 过滤器安装与维护技术指南

V 型塑框 H13 过滤器安装与维护技术指南

一、产品特性与技术参数解析

(一)结构设计与应用场景

V 型塑框 H13 过滤器采用不对称 V 型通道设计,滤材呈折叠式排列,有效过滤面积较传统平板式提升 2-3 倍。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 医疗洁净室:如手术室(ISO 14644-1 Class 5 级要求)
  • 电子半导体车间:控制 0.3μm 粒子浓度≤1000 个 /m³(GB/T 25915.3-2021)
  • 生物安全实验室:配合负压系统实现病原微生物有效截留
  • 精密仪器室:过滤效率≥99.97%(@0.3μm,ISO 29463-3 标准)

(二)核心技术参数

项目 标准值 测试方法 材质说明
过滤效率(%) ≥99.97(H13 级) EN 1822-3:2019 超细玻璃纤维滤材
初阻力(Pa) ≤250 GB/T 14295-2008 聚丙烯(PP)塑料外框
终阻力(Pa) 400-450 ISO 16890-3:2017 聚氨酯(PU)密封胶条
外形尺寸(W×H×D,mm) 610×610×292(标准型) GB/T 13554-2020 镀锌钢板加强筋(可选)
耐温性(℃) -10~80 GB/T 2423.2-2008 硅胶密封垫片(食品级可选)
湿度耐受(% RH) ≤95(无冷凝) IEC 60068-2-30:2005 抗静电滤材(表面电阻≤10^9Ω)

(三)与同类产品性能对比

类型 过滤效率(%) 容尘量(g/m²) 阻力增长速率(Pa / 月) 适用场景
V 型塑框 H13 ≥99.97 450-500 15-20 高洁净需求场景
平板式 H13 ≥99.97 300-350 25-30 普通洁净室
袋式 H12 99.90-99.95 600-700 10-15 预过滤系统
注:数据来源于 3M、AAF 等厂商技术手册及《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GB/T 25915.6-2021)

二、安装前准备工作


(一)环境条件确认

  1. 洁净度要求:安装区域需提前进行空气吹扫,悬浮粒子(≥0.5μm)浓度≤35200 个 /m³(ISO 14644-1 Class 7 级)
  2. 温湿度控制:温度 18-26℃,相对湿度 45%-65%(GB 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3. 设备检查
    • 框架平整度误差≤1mm/m(用 2m 靠尺检查)
    • 密封胶条完整性,无老化开裂(参考 ASTM D6176-19 标准)
    • 相邻过滤器安装间距≥50mm(便于拆卸维护)

(二)工具与材料清单

类别 名称 规格 / 型号 用途说明
安装工具 扭矩扳手 5-50N·m 固定框架螺栓
激光水平仪 ±1mm/m 校准安装水平度
无尘布 / 清洁剂 酒精基无残留 清洁安装界面
密封材料 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 邵氏硬度 20-30A 补缝密封
铝箔胶带 宽度 50mm 接口密封
防护装备 洁净服 / 口罩 ISO Class 5 级适用 防止人员污染
防割手套 丁腈材质 搬运过滤器

三、标准化安装流程

(一)开箱与外观检查

  1. 包装拆除
    • 需在清洁区拆除外包装,内包装保留至安装前一刻
    • 检查滤材有无破损、折叠处有无脱胶(参考 ISO 16890-2:2017 目视检查标准)
  2. 标识确认
    • 确认气流方向标识(箭头指向出气侧)
    • 核对过滤器型号、尺寸与安装框架匹配(误差≤2mm)

(二)安装步骤详解

1. 框架定位与校准

  • 使用激光水平仪调整框架水平度,偏差≤2mm / 整个安装面
  • 用扭矩扳手按对角线顺序紧固框架螺栓,力矩值 8-10N・m(参考 ASHRAE 170-2017 标准)

2. 过滤器安装

  1. 预安装检查
    • 在框架密封面上均匀涂抹硅橡胶(厚度 1-2mm,宽度 10-15mm)
    • 将过滤器轻放入框架,确保 V 型开口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见图示 1)
  2. 固定与密封
    • 采用压紧装置(如弹簧夹)固定过滤器,压力均匀分布
    • 用铝箔胶带密封过滤器与框架间隙,胶带重叠宽度≥20mm

3. 泄漏测试

  • 采用粒子计数器(如 TSI 9500)进行扫描测试:
    • 扫描速度≤50mm/s,距离过滤器表面 20-30mm
    • 泄漏率≤0.01% 为合格(ISO 14644-3:2019 标准)
  • 补漏处理:对泄漏点用硅橡胶修补,固化 24 小时后重新测试

四、维护保养策略


(一)日常运行监控

  1. 阻力监测
    • 安装压差表实时监测阻力变化,记录频率≥1 次 / 天
    • 当阻力达到终阻力 80% 时(320-360Pa),启动预更换程序
  2. 外观检查
    • 每周检查过滤器表面有无积尘、变形,密封胶条有无位移
    • 检查框架连接处有无松动,螺栓力矩值保持 8-10N・m

(二)定期维护操作

1. 表面清洁(适用可清洗型过滤器)

  • 拆卸过滤器至清洁区,用压缩空气(压力≤0.2MPa)从出气侧反向吹扫
  • 污染严重时可用中性清洁剂(pH 6.5-7.5)浸泡清洗,水温≤40℃
  • 清洗后干燥条件:温度 60-80℃,时间≥4 小时,确保滤材含水率≤5%

2. 密封系统维护

  • 每季度检查密封胶条老化情况,硬度超过 40 邵氏 A 时需更换
  • 更换胶条时,需清除旧胶残留,用酒精清洁界面后重新涂抹硅橡胶

3. 性能验证

  • 每半年进行一次泄漏测试,测试方法同安装阶段
  • 每年委托第三方进行全面性能检测,包括过滤效率、阻力特性等(参考 GB/T 25915.5-2021)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措施 参考标准
阻力增长过快 预过滤失效 / 气流短路 更换预过滤器 / 检查管道密封 ASHRAE 52.2-2017
过滤器泄漏 密封胶条老化 / 安装不到位 更换胶条 / 重新紧固安装 ISO 14644-3:2019
滤材破损 运输冲击 / 气流速度过高 加强运输防护 / 调整风机频率 GB/T 13554-2020
异味产生 微生物滋生 / 化学污染 消毒处理 / 更换耐化学滤材 WS/T 368-2012
框架振动异响 螺栓松动 / 气流共振 紧固螺栓 / 增加减振装置 GB 50457-2008

六、更换周期与废弃处理

(一)更换时机判断

  1. 阻力指标:达到终阻力(400-450Pa)且清洁后无明显下降
  2. 使用时间:常规环境下建议更换周期 1-2 年,高污染环境缩短至 6-12 个月
  3. 性能衰减:泄漏测试不合格或过滤效率下降至 95% 以下

(二)更换操作要点

  1. 隔离处理:更换前关闭相关风机,对系统进行负压吹扫 5-10 分钟
  2. 旧过滤器处理
    • 生物污染环境中需先进行消毒(如甲醛熏蒸 2 小时)
    • 装入防泄漏包装袋,标注 “危险废弃物” 字样
  3. 新过滤器安装:遵循 “三查七对” 原则,核对型号、有效期、检测报告等

(三)环保处置要求

  • 普通工业过滤器:作为一般固废处理,可破碎后回收塑料框架
  • 医疗 / 生物污染过滤器:需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理机构,进行高温焚烧(温度≥1200℃,参考 HJ/T 177-2005)
  • 化学污染过滤器:根据污染物性质选择化学中和或稳定化处理(GB 5085.3-2007)

七、安全操作规范


(一)人员防护

  • 进入洁净区前需经过更衣、风淋程序,穿戴符合 ISO Class 5 级的洁净装备
  • 处理污染过滤器时需佩戴 N95 口罩、护目镜及防化手套(参考 GB 2626-2019)

(二)设备安全

  • 安装维护过程中确保系统断电,并悬挂 “禁止操作” 标识
  • 使用梯子时需有人监护,梯子与地面夹角 60-70°(GB 23525-2009)

(三)应急处理

  • 发生滤材破损导致污染物泄漏时,立即启动应急排风系统
  • 污染区域需进行彻底消毒,经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WS 628-2018)

八、性能测试与标准引用


(一)主要测试标准

{版权声明}:


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小姐

手机:18914909236

电话:张小姐189-1490-9236

邮箱:cracsales08@cracfilter.com

地址: 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巴城镇石牌工业区相石路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