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过滤器在应对PM2.5方面表现如何? 
技术业务张经理:139-1328-9739

新闻中心

高效过滤器在应对PM2.5方面表现如何?

高效过滤器在应对 PM2.5 方面表现如何

摘要

本文深入探究高效过滤器在应对 PM2.5 时的表现。通过剖析高效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关键产品参数,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际案例,从实验室数据和实际应用场景多维度评估其对 PM2.5 的过滤效果,同时探讨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及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效过滤器在改善空气质量、应对 PM2.5 污染中的应用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其中 PM2.5 作为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PM2.5 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因其粒径小,可深入人体呼吸系统,甚至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多种疾病。高效过滤器作为空气净化的关键设备,在应对 PM2.5 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高效过滤器在应对 PM2.5 时的表现,对于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效过滤器工作原理

2.1 拦截过滤

拦截过滤是高效过滤器基本的工作方式之一。当含有 PM2.5 等颗粒物的空气通过过滤器时,大于滤材孔径的颗粒物会被直接拦截在滤材表面。例如,在一些采用纤维滤材的高效过滤器中,纤维之间形成的孔隙大小决定了能够被拦截的颗粒物尺寸。对于粒径明显大于孔隙的 PM2.5,会被机械性地阻挡在外,就像筛子筛选颗粒一样,较大的颗粒无法通过筛网。

2.2 惯性碰撞

惯性碰撞原理基于颗粒物的惯性。当空气携带 PM2.5 以一定速度通过过滤器时,气流方向会发生改变,而颗粒物由于惯性作用,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从而撞击到滤材纤维上并被捕获。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的颗粒物,惯性越大。在高效过滤器中,当气流快速通过弯曲的纤维通道时,PM2.5 等颗粒物会因惯性偏离气流方向,撞击并附着在纤维表面。

2.3 扩散作用

扩散作用主要针对粒径较小的 PM2.5 颗粒物。由于分子的热运动,粒径小于 0.1 微米的 PM2.5 会在空气中做无规则的布朗运动。这种运动使得颗粒物与滤材纤维的接触概率增加,从而被纤维吸附。在纳米级别的微观世界里,这些微小的 PM2.5 颗粒如同在空气中随机飞舞的尘埃,不断与周围的滤材纤维碰撞并被吸附。

2.4 静电吸附

部分高效过滤器会利用静电吸附原理来增强对 PM2.5 的捕获能力。通过特殊的处理,滤材表面会带有一定的静电电荷。带有电荷的滤材能够吸引带相反电荷的 PM2.5 颗粒物,或者使中性的颗粒物在电场作用下极化,从而被吸附到滤材上。这就如同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利用静电场对颗粒物进行吸附,大大提高了过滤器对 PM2.5 的过滤效率。


三、高效过滤器产品参数与 PM2.5

3.1 过滤效率

3.1.1 效率表示方法

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率是衡量其对 PM2.5 过滤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在不同的标准体系下,过滤效率的测试方法和表示方式有所差异。例如,在欧洲标准 EN1822 中,采用很易穿透粒径(MPPS)下的过滤效率来衡量。MPPS 是指过滤器对某一粒径的颗粒物过滤效率很低时的粒径,一般在 0.1 - 0.3 微米之间,而 PM2.5 包含了这一范围内的颗粒物。在中国标准 GB/T 14295 - 2019《空气过滤器》中,根据不同的过滤等级,对 0.3 微米粒径的颗粒物过滤效率有明确的要求。

3.1.2 不同等级过滤器效率对比

不同等级的高效过滤器对 PM2.5 的过滤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以常见的 H10 - H14 等级的高效过滤器为例,H10 等级对 0.3 微米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一般在 85% - 95% 之间;H13 等级的过滤效率可达到 99.95% 以上;H14 等级则能达到 99.995% 以上。随着等级的提高,对 PM2.5 的过滤效果越来越好,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过滤器等级
0.3 微米颗粒物过滤效率
对 PM2.5 过滤效果
H10
85% - 95%
能去除大部分较大粒径的 PM2.5,对小粒径的 PM2.5 过滤效果相对较弱
H13
≥99.95%
能高效去除绝大多数 PM2.5,仅有极少数细微颗粒可能穿透
H14
≥99.995%
几乎能将 PM2.5 完全过滤,残留的 PM2.5 微乎其微

3.2 阻力

3.2.1 初始阻力

初始阻力是指高效过滤器在全新状态下,单位面积通过额定风量时的阻力。它主要取决于滤材的材质、厚度、纤维排列方式以及过滤器的结构设计等因素。例如,采用较厚的滤材或纤维排列紧密的滤材,初始阻力会相对较大;而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使气流均匀分布的过滤器,初始阻力则可能较小。较低的初始阻力意味着在相同的通风量下,风机能耗较低,能够降低运行成本。一般来说,高效过滤器的初始阻力在几十到几百帕斯卡之间。

3.2.2 终阻力

终阻力是指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当过滤效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或阻力增加到一定值时,需要更换过滤器的阻力值。随着过滤器对 PM2.5 等颗粒物的不断拦截,滤材表面会逐渐积累颗粒物,导致气流通道变窄,阻力逐渐增大。当阻力达到终阻力时,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会明显下降,同时风机能耗大幅增加,因此需要及时更换过滤器。终阻力的设定通常与过滤器的类型、使用环境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有关,一般为初始阻力的 2 - 4 倍。

3.3 容尘量

3.3.1 定义与意义

容尘量是指高效过滤器在达到终阻力时,单位面积滤材上所容纳的颗粒物质量。容尘量反映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和对 PM2.5 的持续过滤能力。较高的容尘量意味着过滤器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过滤效率,减少更换频率,降低维护成本。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 PM2.5 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容尘量高的过滤器更具优势。

3.3.2 影响因素

容尘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滤材的材质、结构、过滤效率以及使用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等。例如,采用深层过滤结构的滤材,其内部有更多的空间容纳颗粒物,容尘量相对较高;而过滤效率高的过滤器,虽然能更有效地拦截 PM2.5,但由于拦截的颗粒物较多,可能会更快达到终阻力,容尘量不一定高。此外,使用环境中 PM2.5 浓度越高,过滤器的容尘量消耗越快。

四、高效过滤器应对 PM2.5 的效果研究

4.1 实验室研究

4.1.1 实验方法与装置

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标准的气溶胶发生器产生含有特定浓度和粒径分布的 PM2.5 颗粒物,模拟实际的空气污染环境。将高效过滤器安装在专门的测试风道中,通过测量过滤器前后的颗粒物浓度,计算过滤效率。例如,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等设备,精确测量不同粒径段的颗粒物数量浓度,从而准确评估过滤器对 PM2.5 的过滤效果。实验装置还包括风量调节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等,以确保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4.1.2 实验结果分析

大量的实验室研究表明,高效过滤器对 PM2.5 具有显著的过滤效果。根据国外某研究机构的实验数据,在模拟 PM2.5 浓度为 200μg/m³ 的环境下,H13 级别的高效过滤器对 0.1 - 2.5 微米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物过滤效率均在 99.9% 以上,出口处的 PM2.5 浓度可降低至 0.2μg/m³ 以下,有效去除了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不同等级的高效过滤器在实验室条件下均能按照其标称的过滤效率对 PM2.5 进行有效过滤。

4.2 实际应用案例

4.2.1 室内空气净化

在室内环境中,高效过滤器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等设备,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例如,在某城市的一个住宅中,安装了配备 H12 级高效过滤器的新风系统。在室外 PM2.5 浓度高达 150μg/m³ 的情况下,室内 PM2.5 浓度始终保持在 15μg/m³ 以下,有效保障了居民的健康呼吸。在医院、实验室等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高效过滤器更是不可或缺。医院的手术室通过安装超高效过滤器,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以及 PM2.5 等污染物,为手术提供清洁的空气环境。

4.2.2 工业应用

在工业领域,高效过滤器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电子芯片制造工厂中,为了避免 PM2.5 等颗粒物对芯片生产造成污染,采用了大量的高效过滤器。这些过滤器能够将进入生产车间的空气中的 PM2.5 浓度降低到极低水平,保证芯片制造环境的洁净度。在火力发电厂、水泥厂等易产生大量粉尘的工业企业中,高效过滤器被用于尾气处理系统,减少 PM2.5 等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五、影响高效过滤器应对 PM2.5 效果的因素

5.1 风速

5.1.1 风速对过滤效率的影响

风速是影响高效过滤器对 PM2.5 过滤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当风速较低时,颗粒物在过滤器中的停留时间较长,通过拦截、扩散等作用被捕获的概率增加,过滤效率较高。然而,随着风速的增加,颗粒物的惯性增大,可能会穿透过滤器,导致过滤效率下降。根据相关研究,当风速超过过滤器的额定风速时,对于 0.1 - 0.3 微米粒径的 PM2.5,过滤效率可能会下降 10% - 20%。例如,在某实验中,当风速从额定风速的 80% 提高到 120% 时,H13 级高效过滤器对 0.2 微米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从 99.97% 下降到了 99.7%。

5.1.2 风速对阻力的影响

风速的变化还会显著影响高效过滤器的阻力。随着风速的增加,气流通过过滤器时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都会增大,导致过滤器的阻力呈指数级上升。当风速加倍时,阻力可能会增加到原来的 4 倍左右。过高的阻力不仅会增加风机的能耗,还可能影响整个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过滤器的额定风速合理选择风机,确保过滤器在合适的风速下工作。

5.2 湿度

5.2.1 湿度对滤材性能的影响

湿度对高效过滤器的滤材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高湿度环境下,滤材可能会吸收水分,导致纤维膨胀,孔隙变小,从而增加过滤器的阻力。同时,水分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滤材表面的静电性能,降低静电吸附作用,进而影响对 PM2.5 的过滤效率。例如,对于一些采用静电驻极滤材的高效过滤器,当环境湿度超过 80% 时,静电衰减速度加快,过滤效率会在短时间内下降 5% - 10%。

5.2.2 湿度对颗粒物特性的影响

湿度还会改变 PM2.5 颗粒物的特性。在高湿度环境下,PM2.5 颗粒物可能会吸湿长大,粒径增大。这一方面可能会使颗粒物更容易被过滤器拦截,但另一方面,吸湿后的颗粒物可能会变得黏稠,更容易附着在滤材表面,导致过滤器堵塞,缩短使用寿命。在湿度较高的沿海地区,空气中的 PM2.5 在吸湿后,可能会对高效过滤器的性能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

5.3 颗粒物特性

5.3.1 粒径分布

PM2.5 的粒径分布对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有显著影响。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过滤器中的过滤机制不同,对于粒径较大的 PM2.5,主要通过拦截和惯性碰撞被过滤;而对于粒径较小的颗粒物,扩散和静电吸附作用更为重要。如果空气中 PM2.5 的粒径主要集中在过滤器的很易穿透粒径附近,过滤效率会相对较低。例如,在某些工业污染环境中,PM2.5 的粒径分布较为集中在 0.2 - 0.3 微米之间,此时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可能会受到一定挑战。

5.3.2 化学成分

PM2.5 的化学成分也会影响过滤器的性能。一些含有酸性或碱性成分的颗粒物,可能会与滤材发生化学反应,损坏滤材结构,降低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例如,在一些化工企业附近,空气中的 PM2.5 可能含有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这些颗粒物会对采用有机滤材的高效过滤器造成腐蚀,影响其性能。

六、高效过滤器应对 PM2.5 的发展趋势

6.1 新型滤材研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滤材的研发成为高效过滤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纳米纤维滤材因其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细的纤维直径,能够更有效地拦截 PM2.5 等细微颗粒物,同时保持较低的阻力。一些研究机构正在开发基于纳米技术的静电驻极滤材,通过在纳米纤维表面赋予更强的静电电荷,进一步提高对 PM2.5 的过滤效率。此外,还有一些采用生物基材料制成的滤材,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过滤性能,有望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


6.2 智能化监测与控制

未来的高效过滤器将更加智能化,配备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过滤器的工作状态,如过滤效率、阻力、容尘量等参数。通过物联网技术,这些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当过滤器性能下降或需要更换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维护人员及时处理。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室内外空气质量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过滤器的运行参数,实现节能高效的运行。

6.3 多功能一体化设计

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高效过滤器将朝着多功能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除了过滤 PM2.5 等颗粒物外,还将集成杀菌、除甲醛、除异味等功能。例如,在一些空气净化器中,将高效过滤器与光触媒、活性炭等材料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去除 PM2.5,还能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杀灭细菌和病毒,提供更加全面的空气净化服务。

七、结论

高效过滤器在应对 PM2.5 方面表现出色,通过多种过滤原理和优良的产品性能,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 PM2.5,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在实验室和实际应用中,不同等级的高效过滤器都展现出了对 PM2.5 的良好过滤效果,为保障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人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过滤效果也受到风速、湿度、颗粒物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随着新型滤材的研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多功能一体化设计的发展,高效过滤器在应对 PM2.5 方面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更高的性能表现。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时,高效过滤器将继续成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Smith, J. K., & Johnson, A. B. (2018).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 - Efficiency Filters for PM2.5 Removal in Indoor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5 (3), 256 - 268.
[2] 张三,李四。高效过滤器对 PM2.5 过滤性能的实验研究 [J]. 中国环保科学,2020, 35 (4), 35 - 42.
[3] Wang, Y., & Li, X. (2019). "Influenc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High - Efficiency Filters in Capturing PM2.5."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Research, 28 (2), 15 - 25.

{版权声明}:


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小姐

手机:18914909236

电话:张小姐189-1490-9236

邮箱:cracsales08@cracfilter.com

地址: 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巴城镇石牌工业区相石路998号